首页 单抽出彩技巧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
  • 首页
  • 单抽出彩技巧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新闻动态

    你的位置:单抽出彩技巧 > 新闻动态 > 信号!我国规定地图必须对俄占八地标注中文名,屈辱历史并未忘记

    信号!我国规定地图必须对俄占八地标注中文名,屈辱历史并未忘记

    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9:18    点击次数:115

    近日,自然资源部公布了《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》,其中明确要求:凡是涉及俄罗斯占领的八个历史地名,必须在地图上标注中文名称。这一规定一经公开,立刻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议。

    出台这一规范,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地图管理,统一公开地图的标注规则,同时维护国家主权、安全和发展利益。它的法律依据来自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》和《地图管理条例》。换句话说,这并不是突然的新规,而是对已有做法的进一步强调和明确。

    规范中特别提到:在汉语地图中,以下八个地名必须加注中文旧称(拼音版和外文版除外)。

    1. 符拉迪沃斯托克(海参崴)

    展开剩余74%

    2. 乌苏里斯克(双城子)

    3. 哈巴罗夫斯克(伯力)

    4. 布拉戈维申斯克(海兰泡)

    5. 萨哈林岛(库页岛)

    6. 涅尔琴斯克(尼布楚)

    7. 尼古拉耶夫斯克(庙街)

    8. 斯塔诺夫山脉(外兴安岭)

    这些地方,都是沙俄在不同时期通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手里夺走的领土。如今再次强调标注旧称,既有现实意义,也承载着“不忘旧土”的象征意义,提醒国人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。

    历史回顾:俄国如何侵占中国的领土

    事实上,沙俄觊觎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土地,并不是近代才开始。早在清朝康熙年间,中俄之间就已经爆发了激烈的领土争夺。

    17世纪,沙俄受大国扩张思想驱使,开始大规模向东扩张,与清朝在外东北爆发冲突。经过雅克萨之战等战役,双方最终在全权大臣索额图主持下签订《尼布楚条约》。结果是,中国把贝加尔湖以东约43万平方公里的尼布楚地区划给了俄罗斯。这是中俄的第一次正面交锋,虽然清军打退了沙俄的入侵,但最终仍因无力经营而失地。

    此后,雍正时期签订的《恰克图条约》又让清朝失去了贝加尔湖以南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。中国自此彻底失去了贝加尔湖的控制权。

    乾隆时期,沙俄开始在库页岛(今萨哈林岛)移民,并逐步蚕食约1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。虽然名义上仍属清政府,但实际控制力不断减弱,最终被日俄分占。

    进入19世纪,沙俄更是得寸进尺。第二次鸦片战争后,清政府被迫签订《瑷珲条约》和《北京条约》,将包括海参崴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约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割让给俄罗斯,中国的外东北地区几乎全部丧失。

    不仅如此,沙俄还在西北地区伸手。1861年通过《塔城界约》,强行吞并约4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。随后又借《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》,侵占了巴尔喀什湖、斋桑泊等地,共44万平方公里。

    从东到西,俄国总共从中国侵占了超过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相当于现今中国国土的三分之一。这还不包括后来俄国支持外蒙古独立,使中国进一步丧失大片领土。

    结语

    从“秋海棠”到“大公鸡”,中国地图的版图变化背后,是沉痛的历史教训。如今,规范地图标注,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,也是对现实的提醒:主权与国土来之不易,必须世代守护。

    要不要我帮你把这一篇改写的文章,进一步整理成分段标题式的历史解读文章,方便阅读?

    发布于:天津市